左手 MBA,右手 EMBA,我该如何选择?
点击咨询
每年的复试季,考生们在咨询的时候常常会有疑惑,该如何选MBA和EMBA?
差异到底在哪里?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EMBA9175班学姐白芳如何说?
一转眼,时间进入到 5 月份了。
去年我写过一篇《分享 | 我的 MBA 备考经验》,到今天这个时间点,该是复试、调剂的时候了,也有些朋友面临 MBA 和 EMBA 的选择。
应邀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想法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先从名字上,看异同
MBA全称为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,译为工商管理硕士
EMBA全称为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,译为高级管理人员 MBA或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或高级工商管理硕士
字面上来看,EMBA 多了个E —— Executive,它在英文里有主管、行政领导等含义。(当然,EMBA 的 E 还有另一些解读,别急,入学后老师会讲段子给你听的。:))
在表达职位时,这个词常常用在高一些的职位中,比如:CEO,Chief Executive Officer,首席执行官;再比如,Marketing Assistant 市场助理,Marketing Executive 市场专员,后者要比前者的职位高一些,也会有些要具体负责的事情。(其实吧,你入行多年后会发现,带 Executive 的多半都是实际干活的,要承担责任的,远不如拿个虚职/做个资方/做个助理潇洒啊~~)
因此,从名字上能看出定位的不同,EMBA 相较于 MBA 而言,更适合有一定资历、最好有实际负责项目、有一定管理职能的人来读。
你会看到,我用到的词是“更”适合、“最好”有,我想表达的是,这并不是绝对的区分。
每个人的情况和想法不同,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同,在做选择前,不妨先了解下 EMBA 和 MBA 的异同。
相同的地方
无论是MBA 还是 EMBA,培养的都是学员的经管能力、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,所以,在课程大的体系设置上,基本相同,都是经管类的课程。
除此以外,还有一些具体的相同点:
考试及流程
基本一样,都需要进行面试和国考。
毕业时所获得的证书
都包括学位证和毕业证,即发双证。
以前 EMBA 只有单证,现在纳入国考,也发双证。
毕业要求
基本一样,上课+写论文,答辩,毕业。
论文都不要求写成学术型的论文,实践型的就可以。
上课方式
有些高校会辅以部分线上课程或资源,但总体而言,EMBA 和 MBA 都是线下授课为主,不同于函授/远程类的课程(当然,最近疫情期间的安排另说)。
不相同的地方
以下是我看到的一些差异,不一定全,仅供参考。
人群及定位
普遍来讲,EMBA 的人群年龄段比 MBA 的要长几岁,在职位上也普遍略高一些。但这并不绝对。
此外,就我所了解的,沿海的高校与内地的高校,在 MBA 和 EMBA 的人群和定位上也不尽相同。
有些高校有具体的数据(包括学员的职位分布、年龄分布等),建议根据你的目标院校,做一些具体了解。
授课方式
因人群的不同,授课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。以我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的授课方式,来举例子。
《财务管理》,EMBA 只用 2 个白天讲完,在第一个半天讲完之后,我们就开始做简单的财务报表,并且能够从一些角度开始做财务分析。
这门课程其实我在本科时也接触过,但感觉自己并没有学懂,沉浸在资产负债表的平衡中算来算去,N多数字,不胜其扰。
老师讲完,感觉自己忽然“通”了,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了,能够更完整的去看待整个财务管理工作,并建立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。
老师也直言,你们不用一点一滴的去算每一张财务报表,但你们在面对一份财务报表时,要能够知道它是否合格,是否有问题。(感叹一下,老师是真的厉害,提纲挈领,超级赞)
对比 MBA 的课程安排,这门课的课时是 EMBA 的双倍时间,我相信老师会讲的更细节一些。
再举个例子。
《公司治理》,在上这门课之前,我一直觉得没什么内容可讲的,无非就是组织体系和架构的设置啊,无非就是那么几种。
然而,在听课的过程中才发现,老师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上,带领我们来看待公司架构和权力分治。
之前我们“看山是山”,听完课发现“看山不是山”,再结合老师留的大作业去思考,会发现“看山还是山”,但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。
我个人感觉,EMBA 老师更注重原理、框架、知识体系的搭建,引领式授课,讲课+课后作业+自己的思考和扩展阅读,三者最终形成了合力。
上课时间
MBA 多数利用周内晚上和周末上课。
EMBA 每月集中上课,比如,西交大多数时候是周六+周日两个整天,但有时也会放在工作日,可能会占用一些工作时间。
学费
EMBA 高于 MBA。
不用担心钱的问题,很多学校都有合作的银行,可以做助学贷款。
招生人数
EMBA 招生人数少,小班授课。
以西交大为例,2019 级 EMBA 不到 100 人,MBA 大概有几百人。
培养时间
MBA 通常是 3 年时间,EMBA 因学校而异,有 2 年的,有 2.5 年的,有 3 年的,通常比 MBA 的培养时间略短一些。具体的还是要咨询学校。
西交大 EMBA 从 2020 届开始为 2 年。
如何选 & 预期的收获
这两者没有优劣之分,适合自己的,就是最好的。不管读哪个,我认为都是殊途同归的。
如果你面临 MBA 和 EMBA 的选择,不妨先问问自己:你想要什么?你为什么来读书,你想要什么,学历?人脉?背景加持?能力提升?
其实,上课+写作业+写论文,还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的,我相信你并不是一时兴起(周末逛逛街刷刷B站它不香么)。但有时,完全想清楚,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分享下我做决定的过程:
我当时跟身边很多朋友聊过,包括读过/正在读 MBA 或者 EMBA 的、在交大/北大/其他学校读的、没读过但有想法的等等等等,目的有两个,如下
充分收集信息,打消顾虑,避免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象而一叶障目,同时也充分了解去读书后自己的状态会是什么样的,提前在心里和工作生活中有所准备
通过跟朋友推心置腹的探讨,把自己一些零散的、模糊的想法一点点梳理出来,成为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,对自己的选择有个合理的预期
也分享下我入学后的收获:
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
算起来,我离开学校已经有十几年了,曾经的同学们早已散在四处。现在通过重新念书,又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这个群体有一定的发展和成绩,又不满足于现状。在一起上课、做作业、听讲座、以及玩耍的过程中,互相熟悉和了解,并建立信任,互相影响,在很多方面互相帮助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有一次上课时,老师问:你们在座的,有多少人每年能坚持阅读?全班所有人都举手了。老师继续问,有多少人一年读10本书以上?几乎一大半的人都举手了。还有人每年读到30本以上。很令我钦佩。
也让我看到,人外有人,山外有山,学无止境。
更完善的知识体系
就我而言,在读书之前,我已经很清楚的知道,“自己不知道”。我认为我离开学校太久,而社会变化又太快,我的知识体系需要更新。但,怎么更新?我并不清楚。
自己看书虽然可以收获一些知识,但毕竟还是零散的。在老师的帮助下,我知道“怎么补”了,而且老师会带着我更快的补。
除了知识体系,也在“整体概念”上有了更多收获,更理解企业、老板、组织的决策、整体运作以及自身的角色,这些宏观视角,对于横向帮助以及个人职业发展,也是大有裨益的。
更好的状态
毫无疑问,读书可以重新激活自己。学习新知令人兴奋,也让人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。
坦白讲,1个周末学一门课程,强度是很大的,注意力全程高度集中,我常常在上完课之后累的走不动路(非得去学校食堂吃个好吃的才有力气走回家),但这种状态又很爽,感觉自己像升级打怪一样,每天都在进步,每时每刻都不一样。
回想起来,我自己每次上完课后,在周一的早晨开车去公司的路上,即使堵成狗了,全程都是对周末念书时光的回味,全程都是姨母笑,满脑子都是美好。
这也许就是学习的意义所在吧,让我们变成更好更强大的自己。
说了这么多,最想说的其实是: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。
如果实在想不清,那就 Just Do It,投资自己总是不会错的。
加油,祝你成功。
推荐阅读
- 管理类联考考试(初试)科目
- 管理类联考报考条件?怎么计算?
- 2024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38万
- 【转】2023年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复试方案
-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关于公布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的通知
- 暨南大学关于做好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通知
- 【转】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
- 中山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
- 【转】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23年管理类联考复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考生须知
- 2023招生季|关于公布2023年工商管理学院MBA 专业学位研究生(正常批复试)成···
-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方案
-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方案